夜间
笔趣阁 > 重生飞扬年代 > 第一章 天生媚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杜飞皱着眉,盯着墙上的日历。


1965年10月23号,星期六,霜降。


窗缝“呜呜“往里灌着寒风,屁股下面是冰凉的火炕。


刚刚穿越过来,杜飞脑中一团浆糊,努力梳理着原主混乱的记忆。


足足十来分钟,他才回过神来,总算大致明白自己现在的状况。


这个身体的原主也叫杜飞,今年十八岁,刚高中毕业,住在京城南锣鼓巷附近的大杂院,有两间房子,拢共40平米。


母亲早逝,父亲是红星轧钢厂的五级铸工,在三个月前,因工伤去世。


厂里给了一笔抚恤金,并同意他接班,进厂里工作。


却因他大病了一场,一直拖到现在。


杜飞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又借着昏暗的光线打量所处的这间屋子。


房顶糊着发黄的旧报纸,墙壁一片斑驳,窗户不是玻璃,是灰突突的窗户纸。


窗下是一片火炕,炕上的铺盖不知道多久没洗了,摸着硬邦邦的,还有一股怪味。


火炕对面的墙角,放着一个带镜子的对开门大立柜,旁边是两个矮柜上面叠放着樟木箱子,还有一张八仙桌和两把官帽椅,桌上摆着老式上弦座钟和一套白瓷茶壶茶杯。


家具都有些年头,也看不出什么木材,在这年代也算是不错的家当。


杜飞活动活动脖子,起身来到立柜前。


柜门上的镜子映照出一个浓眉大眼,却脸色苍白的青年。


头发油腻蓬乱,不知几天没洗了,衣服也脏乎乎的,上下打着好几块补丁。


杜飞对着镜子,使劲揉了揉脸颊。


真实的触感和痛觉令他笃定,这并不是做梦。


他是真的重生到了1965年!


杜飞喉头滚动,咽了一口唾沫,肚子“咕噜”一声,涌出一股强烈的饥饿感。


从昨晚上到现在,原主昏睡了一天,到他重生过来已经十多个小时水米没打牙。


走到桌旁,提了提桌上的白瓷茶壶,里边晃晃荡荡有大半壶水。


杜飞正想拿杯子先喝个水饱,却忽然眼瞳一缩。


在他脑海中竟浮现出一个网格状的空间,并且产生一种感觉,只要他心念一动,就能把手里的茶壶收进这个空间。


下一刻,倏地一下!


原本提在手里的白瓷茶壶蓦的消失,一个一模一样的茶壶出现在他的随身空间中。


这个空间并不大,有了茶壶作为参照,估计也就两米见方。


在空间正中悬浮着一个拳头大的白色光球,暂时不知道有什么用,只在茶壶进入瞬间,光球微微晃动一下,就再没了动静。


又是一个念头,茶壶回到手中。


杜飞兴奋的脸色微微胀红,瞬间想到无数种利用这个随身空间的法子,呼吸都有些急促,更令他口干舌燥,赶紧倒了杯水,咕嘟咕嘟,一口干了。


等几分钟,平复心情,感觉到一股更强烈的饥饿感。


其他的放一边,无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


根据记忆来到外屋,掀开灶台旁边的米缸,探头往里面看。


缸底有一条干瘪的布袋子,伸手提起来,有四五斤重,里边全是棒子面。


用手抓一把,居然直扎手,虽然看着黄橙橙的,但跟后世那种精细研磨的棒子面根本没法比。


杜飞皱皱眉,索性也没打算自己做饭,转身回到里屋就开始翻箱倒柜。


虽然穿的不咋样,但原主家里真的不穷。


原主父亲前年升的五级铸工一个月工资48块5,养活两口人绰绰有余,这些年存了有四百多块钱。


再加上500块工伤抚恤,杜飞一共从立柜内侧的夹层里翻出将近一千块钱,几十张各种各样的票券,还有一只白玉镯子。


这可是一笔巨款!


现在一台永久28加重自行车才180元,上海牌160型收音机140元,两千多就都能在京城买一套一进的小四合院了。


把钱票和镯子一股脑丢进随身空间,杜飞就要出门。


岂料那空间内突然微微震动起来!


刚丢进去的玉镯子浮现出一层白光,竟然缓缓被空间当中悬浮的光球吸摄过去!


杜飞‘咦’了一声,忙把玉镯拿出来查看。


发现这只镯子除了光泽暗淡一些,并没别的异变。


反而空间内的光球,在吸收白光后,好像变大一圈。


杜飞仔细琢磨片刻,却仍不明就里,反而肚子更饿,只好先把镯子放回去。


刚出门,霎时间,一股冷风扑来,直往脖领子里钻。


冻得杜飞一缩脖子,反手关上门向前院走去。


这个大杂院原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四合院,他家在最里面的后院,外出必须经过中院前院。


这时刚过五点,天还没黑。


杜飞一出门,就迎面碰上一个穿着蓝布棉袄的胖子,背着个手,一步一晃,一副牛气哄哄的做派。


“二大爷,下班了您。”


打个照面,杜飞习惯性的招呼一声,脑中随之涌出一大团新的记忆,令他皱了皱眉。


管院儿大爷是这个时候,京城大杂院特有的制度,选出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爷,帮着调解邻里矛盾。


脚步却也没停,穿过一道月亮门,来到四合院的中院。


中院面积最大,住户也最多,明显更热闹。


烧水的,做饭的,大人叫,孩子闹,一片乱哄哄的。


杜飞正皱眉消化新的,关于院里街坊邻居的记忆,忽然看见一道俏丽的身影。


穿着一件蓝布碎花小袄,袖口被高高的挽起,露出两条白藕似的小臂“唰唰”的搓洗着衣服。


“这……这是秦寡妇?”记忆再次涌现出来,这秦寡妇前几年死了丈夫,跟寡居的婆婆一起住,还带着仨孩子。


察觉到杜飞的视线,秦寡妇抬头看过来。


不得不承认,抛开人品不说,这小寡妇是真漂亮!不施粉黛就完爆后世那些网红,身材也相当有料,尤其那双桃花眼。面前的大盆里,因为兑了热水,升腾起一片白气,在雾气中隐约顾盼,竟是说不尽的风情万种。


“小杜呀,今天好些了?”秦寡妇面带笑容,停下手中的活计,热心道:“你有什么要忙的,跟秦姐说,可别客气。”


“谢您秦姐。”


杜飞嘴角抽了抽,敷衍着出了中院。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


初来乍到,他可不想招惹麻烦。


“这小子,你忙什么。”


看着杜飞背影,秦寡妇嗔了一眼,又是眼珠一转,不知想到什么,抿嘴嫣然一笑。


到了前院,杜飞又见到正在家门口擦自行车的三大爷。


打声招呼,总算走出了大杂院。


回头再看一眼,斑驳的红门,破败的门楣,还有院里喧闹的人声。


杜飞忽然一笑。


脑中涌现出更多记忆,院里的奇葩还真不少!


前中后院的三位大爷,傻厨子,俏寡妇,还有个混不吝的婆婆。


在这个没手机,没网络的年代,时不时鸡飞狗跳的院子,以后的生活肯定会相当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