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368章 资源丰富的月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落在地面以后侧面的爆炸螺栓崩开。


火箭上部侧引擎激活启动重新上升。


矿龙K1机器人被从火箭中拉拽了出来。


横向移动了一点点。


又慢慢被放到了地上。


悬锁断开。


上部火箭飞走降落到了不远处。


矿龙K1随即启动。


校订各种数据后都非常的正常。


浩瀚公司通过摄像头已经看到了一切。


全员都欢呼了起来。


第一次登月就成功了。


让众人也是兴奋的不行。


接下来其他火箭也陆续降落在南极附近。


最后降落的是多功能充电火箭。


这个东西才是这次发射的重点。


不过有了之前的大数据。


一切都是顺风顺水。


身高近六十多米的多功能充电火箭平稳降落后。


打开舱体。


将太阳能板伸展开来。


第一组火箭才算发射成功。


……


相关单位负责人见状向苏翰表示了祝贺。


其实月球采矿机器人的发射成功。


证明龙翰科技已经具备载人登月的实力。


载人登月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


第二组火箭最后也成功降落在了月球赤道附近。


……


多功能充电火箭打开太阳能板以后。


矿龙K1机器人便开始进行测试采集工作。


相关数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有效的正面反馈。


如果未来采矿数据都符合苏翰的要求。


那么他将发射更多的矿龙K1机器人到月球上去收集资源。


……


由于龙翰科技没有官宣机器人登月的事情。


其他国家并不知道。


而米联邦的月球卫星短时间内也很难发现。


自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效应。


……


四月。


三哥国宣布将要进行火箭悬停实验。


本来三哥国计划五年内完成近地轨道有效荷载回收。


但五年过去了计划被一拖再拖。


虽然过去了整整五年。


但作为全球第二个做出悬停火箭的国家。


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发射当天。


三哥国进行了现场直播。


不过当人们看到火箭本体的时候是大失所望。


因为这个火箭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火箭。


短粗胖的体型。


更像一个短粗大的油桶。


不想龙翰科技上手就是最高标准。


但由于这只是测试火箭。


众人也没过多要求。


测试开始后。


短粗火箭慢慢升空,升到十米高后,悬停在那里几秒钟,然后慢慢下降,最后平稳的落在地面。


测试成功。


三哥国自然是举国欢腾。


三哥国媒体宣称力压米联邦。


成为了全球第二个完成了火箭悬停测试的国家。


米联邦的网友当然有些不爽了。


狂喷三哥国那根本就不叫火箭回收。


甚至那都不能称之为火箭。


并且对比了浩瀚公司的小蜻蜓悬停火箭。


三哥国火箭体型根本就不一样。


其次是悬停的高度也不一样。


小蜻蜓首次悬停高度就达到了五百米,而且有横向矢量移动。


而三哥国的火箭只有后十米高,还有没有横向移动,更别说悬停时长了,几乎不是一个量级。


如果三哥国的悬停测试也叫测试。


那使用一个油桶也可以悬停测试了。


三哥国的网友当然不甘示弱了。


认为米联邦是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


自己玩不成火箭回收。


就说别人完成的不好云云。


米联邦的网友也拿出了更早麦到公司的三角号回收火箭的视频。


在米联邦的网友看来如果三哥国完成的也叫火箭回收。


那他们完成的更早。


甚至比华夏人都早。


而且他们发射的起码还是火箭,发动机还具备矢量功能,总比油桶要强得多。


双方也是为此吵成了一团。


关于火箭回收的话题也再次成为全球热门新闻。


……


就在全球热炒三哥国火箭回收的时候。


矿龙K1机器人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测试基本数据已经出炉。


一吨月壤可以提炼出一百二十克的水。


而一台矿龙K1一天就能过滤将近一百吨的月壤。


也就是说一天就能提炼出一百二十公斤的水。


让苏翰没有想到的是。


比水更多的是氢含量。


一天就能提炼出六吨氢气。


月球土壤氢含量比想象的要多。


当然比氢更多的就是氧。


只要一天就能提炼出十吨氧。


按照这个标准一组四台矿龙K1。


只需要五天就能将多功能火箭的氧气罐装满。


而氢气罐九天也能装满。


氢氧的产量太大。


水的产量很小。


但矿龙K1机器人是消耗氢燃料电池的。


消耗氢的同时结合氧可以生成水。


不然氢和氧太多根本就用不了。


至于其它气体暂时也用不着只能释放了出去。


氦三含量并不高。


一台矿龙K1一天差不多能过滤出一公斤左右。


四台矿龙K1差不多要两百多天才能过滤出一吨氦三。


当然还有其它氖气、氦气、氮气、氨气、氩气、碳等等,含量也各不一样。


其中苏翰最重视的二氧化碳在冷阱地区含量比自己想象的要少。


一台矿龙K1一天差不多能提炼五百公斤左右。


这样一个月才能提炼六十吨。


不过氧和碳的大量发现。


可以人工制造二氧化碳。


有了二氧化碳再辅以定量的催化物就可以变成甲烷了。


按照现有的数据推测四台矿龙K1一个月生产出两百吨甲烷。


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存储这么多的燃料。


由于多功能火箭能增加燃料罐。


苏翰计划把更多的燃料罐运送到月球上去。


不过未来苏翰的目标是把燃料运送到月球轨道空间站上去。


这样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在空间站进行补充。


往返地球不要太方便。


……


月球的空间站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


苏翰计划修建一个主站和三个分站。


分站是专门用来存储燃料的


主站是用来进行各种实验和旅游的。


如果一切顺利年末就能成功发射。


……


建龙J1机器人测试也非常的顺利。


搭配着几个小白机器人。


仅仅一个月就建设了一个三百平方米的建筑。


关键是抗辐射效果还非常的好。


苏翰对此是非常满意。


不过这些房子只是样板房眼下还用不上。


苏翰计划是准备将这些房子也当做地面储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