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相声:台上无大小,台下立新坟 > 第505章 齐云成对年轻人的话:我们在干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大事!【求订阅】

第505章 齐云成对年轻人的话:我们在干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大事!【求订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桥德芸剧场,前身便是天桥乐茶园。


是师父在2007年买的一个园子。


自从买下之后他们德芸社算是有了一个家。


以往德芸只在礼拜五到礼拜天有演出,买下后,他们所有演员能做到几乎天天演,彻彻底底把这里当了根据地。


有了一种归属感。


不过岁月穿梭,哪能想到如今的德芸不知道有多少小剧场,甚至连鼓曲场都有了。


只可惜很多事情都不是先生能看见的。


来到剧场,齐云成发现这里空无一人。


时间还很早,不到两点,怎么可能会来演员和观众。


但后台先生们的遗照和祖师爷都静静地被供奉着。


侯师爷的照片选用的是老年的一张,头发都自己剃没了。


张先生则是较为年轻的一张,头发乌黑,脸上也没有太多皱纹,有点斜身的感觉,但笑得很开心。


目光一直盯着这个后台。


再一次看见老爷子,齐云成心里怪得慌,下意识才明白那仅仅是一个梦,不像小说那么离奇,想到什么还真能给你埋一点伏笔。


或许正是想到这,他的心里莫名有点空虚的感觉。


因为几位先生是实实在在的离开了。


“爸爸!”


忽然小丫头小跑了过来,后面跟着宋,蓝蓝。


“怎么了吗?忘记拿什么东西?”


“没,趁着现在还没有人过来看看。”


抱起来打扮得很好看的小丫头,齐云成在后台走了几步,这些人她认识,从出生到现在经常跟着他混剧场,怎么可能不熟悉。


不过也没有待太久。


几个人还是径直去向了公墓。


他们来到剧场再去老爷子的墓,属于绕道了,没办法,齐云成突然想到,所以先来看看。


一看发现的确是自己多想,而等实实在在看见老爷子的墓碑时,一切心思都尘埃落定。


果然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神奇的事情。


但没有哭丧脸,毕竟是向老人家报好消息的。


十年前。


他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然而现在他结婚成家,有了媳妇儿、有了闺女、也有了徒弟,一切都圆满得不像话。


唯一不圆满的是没能看见。


至于梦里那些话,他记着,他相信是老人家说的,也相信一定看着。


“呀,曦曦见过!是祖祖!”


曦曦被宋牵着的时候,忽然看着墓碑用自己奶声奶气的声音说了一声,这一说齐云成摸了摸丫头的脑袋。


可不见过,刚才在墙上看过照片。


不过有点感慨,是啊,曦曦这么一喊,老人家是也当老祖了。


“向张祖祖问好。”


“祖祖好。”


高兴地看了一眼孩子,齐云成等人在这里待了一阵子,并认认真真地扫了一次墓,希望老人家保证曦曦的健康成长吧。


至于曲艺方面不需要老人家保佑了,因为他自己就能保证自己,绝对会好好干下去,所以让老人家在那边省点心。


阳间这一世他就够累的。


要知道老爷子患的是食道癌,手术后几乎不能平躺,尤其住院后,每天黑白都要靠在棉被上,已经好几个月没下过地,没躺平过……


但他们这些孩子探望的时候,只要他还神志清楚,总是热情地交流,说不出话就拿笔写,不能出声就比划!


看着老爷子墓碑,齐云成再次开口,“闺女,这位是你亲祖祖,以后要记得知道吗?”


“那跟曦曦姓怎么不同。”忽然的,小丫头古灵精怪一句,十分的童言无忌。


“你还真是聪明啊!这都能知道!自己把花放在祖祖那去!”


弯腰,齐云成交给了她一朵白色的花。


等曦曦一步步靠近,再小心翼翼放好时,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下午还要去一趟鼓曲社,路上要花费一点时间。


于是最后看了一眼张先生,齐云成等人不得不离开。


只是这一上车才发现天气并不怎么好,十分阴沉!


果不其然,花费两个小时,五点到达天津鼓曲社的时候,两边城市都开始下起雨来,并不大,冬天的雨能大到哪去。


但像雨帘一般,一直细细地下个不停。


“总算来了。”


在齐云成到达进门的那刻,鼓曲社里边非常热闹。


师父、师娘以及一些演员都在,外加一些面孔比较陌生媒体记者,这些媒体记者看着不简单,因为他们带的牌子以及一些东西,都标注了仁民网。


看见他们,齐云成有点尴尬了,因为外面下雨,怕闺女淋到就把自己大衣打开,然后包在怀里走了,跟个小鼓包一般,媳妇儿则在旁边撑伞。


这下赶紧的先把闺女从衣服里解放出来。


但曦曦不愿意下来,现在是冬天,在爸爸的衣服里非常暖和,有几分小小的性子,哪怕落地后都有点不开心。


“蓝蓝,带着她玩去!我们这有点事情。”


“好!”


不管曦曦愿意不愿意,周顾蓝抱着她一股脑地走了。


“师父、师娘,我是不是来晚了?”齐云成迈步,轻声地抱歉的一句。


“没事,没来晚,我们来的早罢了。这半路就下雨,肯定只能待在这歇着。


自己准备接受采访吧。”


“好!”


点点头,齐云成便和几位媒体工作者打了一声招呼,并开始了这一次的采访。


地方是鼓曲社随意的一个房间。


这些东西他已经很习惯,每次有热度都会来人采访,但这一次可能不同。


人民网的地位是实实在在的,华夏重点新闻网站,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


“齐先生,那我们开始了。”


“开始吧!”


坐在一张椅子上,齐云成无奈地点点头,接着记者坐在对面拿着话筒开始问了一些话题。


问的东西一开始大多是一些常见的问题。


但显然这一次采访是有备而来的,问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


尤其关于曲艺方面,而他们越是这样问,齐云成越能想到张先生对自己说的话,坐在椅子上望着记者微微一笑。


“能开这一次场子,只能说我比较幸运。


其实不止我,这一整个时代的年轻人都非常幸运。


因为老前辈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时代又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舞台。


不再像老先生那样一辈子在曲艺当中熬。


正因为这样,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去利用这个时代的优势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比如说我吧,在来之前,我去看过了张先生。老人家去世的很早,但我相信我会多用时间去研习所热爱的曲艺,所爱的艺术。


把钟爱的东西传承下来,我也是才明白老人家在十余年前就已经开始为我铺路了。


所以不能辜负老人家。”


记者看着眼前的演员,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都觉得他的眼眶发红了一些,于是利用自己的笑容带动一些话题。


“听说鼓曲社之后马上上课,会去担任老师吗。”


“这个问题也有人问过我,会吧,但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咱们有老先生教导。我现在还是学生的一员,需要好好学习。”


“可听说你以前也教过学生啊?”记者明显做了一点功课和了解。


齐云成也不得不佩服仁民网的媒体,真查过,连忙开口,“那是教非常小的孩子,教他们哄着来就行了。


外加自己也有了孩子,如果再去教可能会有一点心得。


鼓曲社不一样,所以希望和他们共同进步。”


记者:“那能再问一个问题吗?”


“嗯!”


“有关于曲艺方面,你有什么想对现在年轻人说的?尤其继承,现在很多曲艺都存在一种落寞的状态。


但这一次场子举办过后,经过我们的了解,很多人已经对鼓曲或者其他曲艺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我想如果看见了这一段采访,说不定会受你鼓舞,毕竟现在的曲艺年轻人会比较迷惘!”


望着眼前的记者,齐云成心里顿时好感大涨,真不愧是国家的媒体记者。


至于这好感不是她来夸自己,是说到了心坎上。


深吸一口气后,脱口而出。


“学艺很苦!我们都深陷其中,但我相信我们会一起度过,并苦尽甘来!


然后你就会知道自己有多热爱这些东西!


如果你坚持不住了,想一想这是我们的文化,我们华夏的文化,不仅让国人感到惊艳,也要让国外的人感到震撼。


让他们感叹这是我们了不起的传统文化!各位一起努力!因为我们现在在干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大事!”


“谢谢你!”


记者点点头,心里都被齐云成鼓舞到了,哪怕她不是干鼓曲的,可沾染到华夏文化四个字。


心中有热血在沸腾。


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可不能让它丢失。


好在她是专业的,控制住情绪,接下来该问什么问什么,问的大多有关于年轻人,这是她这一次采访来的目的。


上头已经把齐云成看做了现在曲艺年轻人的代表,正因为如此,才想第一时间采访,传播这些正能量。


甚至此刻采访的记者都想象到这一段采访视频发出去后,能引起多少人关注和兴奋。


不过采访也不算太久。


问来问去,外加时不时说一些题外话,差不多半个小时后,一群媒体记者告辞走人。


他们一走。


齐云成融入了师父、师娘他们那一堆人群,还把闺女抱在腿上同他们聊一些话题。


对曦曦来说这也算是熏。


“少爷,很开心啊。”郭得刚望着孩子说一句。


“可不开心嘛!昨天才表演完场子,今天也和张爷爷说明了这件事情。”


“老爷子最喜欢你了,会在那边看着你的。”


师徒两个人简单谈话,不过这时候,宋却偷偷摸摸扯了扯老公的衣服,有点难为情道,“我,我现在可能有点饿了。”


听见媳妇儿的声音,齐云成差点忘了时间,不怪她,现在已经五点多,快六点。


是个人都饿了,不止媳妇儿。


才坐下不久的她又抱着闺女起身。


“师父、师娘!几位先生,要不咱们先去吃饭?有预定了饭店吗?我去预定一个。”


王蕙起身,低头看了一眼手机,“是啊,时间差不多了!走吧,先吃饭,你们一家子都在多点一些好吃的。”


“那您得多点点,我家里能吃的可不少。”


三说五说一群人要走,宋在旁边开心的不成样子,对老公更加的爱。


她不好意思说自己饿了,这么多先生在,而给老公说一句便立刻行动。


那种被保护的感觉非常好。


而齐云成望着她那表情无语,这不是很正常吗?自己的媳妇儿可不得自己宠。


之后还得生二胎,也不知道她计划是几月备孕。


就这样一群人在外面的小雨当中离开剧场,曦曦不知道是不是爱上了被爸爸用衣服包在怀里的感觉,坐车的时候都还愿意这样。


而吃完一顿大餐之后,鼓曲社今晚也热热闹闹的演出。


虽然下雨,但来的观众依旧没少,毕竟他们一帮人都在这,观众们很早便知道。


所以开演那一刻,掌声不少。


不过第二天,齐云成认为自己的场子热度会小一些,可压根不是这样。


相反又狂掀了一道热度。


这一道热度,是人民网给的,那便是指名点姓的夸了一下他。


【齐云成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呼吁青年曲艺从艺者共勉!


齐云成青年相声演员、青年鼓曲演员、青年评书演员!2000进入德芸社拜师学艺!如今致力于相声、鼓曲、评书、等传统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学艺很苦!我们都深陷其中,但我相信我们会一起度过,并苦尽甘来!


……


各位一起努力!因为我们现在在干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大事!”】


一大篇文章全部是对齐云成的报道,其他媒体记者可能会对演员说的话扭曲一些意思来吸引人。


但这可是人民网,把齐云成说的话一字一句写了下来,并给予最大的鼓励和好评。


而这是一件比上热搜都值得骄傲的事情。


因为热搜只是流量,这可是被国家的新闻网肯定。


所以一时间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关注留言,甚至在打字的时候,一些年轻人的心都忍不住激动。


……


“有天赋加努力,为传承传统艺术努力,佩服齐云成也喜欢齐云成!加油!”


“德才兼备志存高远,不畏艰辛砥砺前行,齐云成定能继续走上高度。”


“学艺太苦了!每天晚上练功练得都想死,实在受不了!光是一段词,我被我老师生生挡回去不知道多少次。


真不想练了,但齐云成最后说的一段话太好了,咱们是在干一件大事啊,不能放弃!”


“说起来又是多讽刺,德芸之前才有闹事的,现在徒弟却受到了最大的夸奖。”


“青春年少,奋斗正当时!大家一起努力!”


……


人民新闻网上,一条条慷慨激昂的年轻人的评论出来,每一条都有自己的态度。


无疑是曲艺界最想看见的光景。


其实不止曲艺!


有年轻人,那么一切事物才会传承,任何职业都是如此。


可这个时代太过于浮夸和繁杂,传统、古老、繁杂的技艺很少人再学。


而这一次的采访正点燃了那些正在学习和迷惘的年轻人的心。


他们的力量是强大的。


直接让这一次仁民新闻网夸奖齐云成的消息登顶了热搜第一,形成了一股不小的风潮。


但望着这一切的动静,还有几乎全网年轻人的躁动,齐云成苦笑的不行。


这么火不是他想要的场景,绝对不是。


哪就突然引起了一股潮流,自己也备受关注。


他可不想出这些风头,没有一点用,宁愿踏踏实实一点,不让自己感觉那么虚浮。


宁愿出现的名字是别人。


不过想一想,或许这正是仁民新闻网采访他的原因,的确需要一个年轻人来露脸带动带动。


焕发一些生机。


哪怕一时也好。


齐云成一琢磨最后也释怀了,如果真的能帮助到他们算是好事吧。


学艺的确很苦!


两世为人他知道里面要经历什么。


一首曲子、一段活、一篇书都是反反复复在底下练了不知道多少遍才能拿上舞台。


可即便拿上了舞台也不一定会有好评。


能真正踏实学下来的,都是厉害的人。


而看这一次新闻的不止年轻人,还有一些老先生,他们给予了不少肯定。


包括郭得刚都在家里看着这一篇不短的文章,以及下面不少的评论。


一翻在家便是一两个小时。


虽然这些年轻人他都不认识,但正如他之前说的话,他爱这行业,怕他完了。


翻来翻去,郭得刚长长的舒缓了一口气,最后嘴角缓缓上扬,有点无奈感。


仁民新闻网已经把他捧到这种地步,那么接下来的学艺会更难。


学艺需要脚踏实地,每天被这种事情影响,很难学,光是心都定不下来。


但还是为孩子感到开心,并且相信他。


要知道学艺先学做人,做人也就是艺德和学习心态,孩子的心比任何人都好。


于是嘴里缓缓嘟囔着。


“老爷子!您的抉择是正确的,这孩子能影响到更多人!也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