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437章 粗制滥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鲁密铳的枪机只有七个零件,燧发枪的枪机是九个零件,而簧轮枪的枪机是二十一个零件,这也是为什么簧轮枪这么难造,又贵的原因之一。


簧轮枪零件多,而且精度要求高,丁毅这边就是精度不达标,所以连打到十枪就要换。


丁毅很快来到匠作局做簧轮枪的车间,这边新建了一个小的铁炉,另在建一个大的铁炉,边上还有地方正在拓展,为以后增产为准备。


李忠义拿过一件零件给丁毅看,这是他们前期工匠们用手工按着欧州的原型做出来的,这是精度最高的一批零件,有一小半用了精钢,一大半用了黄铜。


若是用这样的零件组装一把簧轮枪,连打三十枪都可以。


但你这样干,全岛工匠啥事不干,就造簧轮枪吧。


“按大人的流水线来说,假设二十一人分别造二十一个零件。”


“每人每天能打造三到五个。”


“但要用掉二十一个工匠好手。”


以前鲁密铳和燧发枪十六个零件加起来,都不如这边用工匠多。


丁毅现在工匠和工人加起来有六千人,但真正能独挡一面,独自做出这种精巧零件的,肯定不到五百,何况匠作局各个部门都要工匠,不是只做簧轮枪的。


全手工打造,将极大影响丁毅其他东西的打造,是极不现实的,也很消耗人力。


因此他们现在用了灌模法(又或者叫范模法),建模来做。


他们把簧轮枪的零件分两批,一批是纯手工,都是比较简单的或者不需要灌模法做的零件,像:药锅盖,燧石夹,锅盖杠杆,主弹簧片,锅盖簧片等,共九个。


李忠义安排了二十七个工匠,每三人做一样,要求大小全部一样,因为难易程度不同,平均下来每个月能做200套左右。


另外比较复杂的,或者说适合灌模法的零件:磨轮,传动炼,转柄,钩杆,扳机等十几个,采用了灌模法。


所谓的灌模法,先手工做出零件,然后用两块粘土当凹模和凸模,把零件轻轻一夹,打开后,中间即有模型,拿出零件,浇灌铜水。


李忠义这边做了一个模型给丁毅试看。


他们用的是钩杆,预先用手工做了二十个钩杆且全部都是木制。


桌面上有两大块粘土,被弄的很平整。


二十钩杆一个个放到粘土上,嵌进一半后,在粘土的一面上刷了层石灰,再用另一半粘土覆盖上,轻轻压了下后,烘干。


再小心分开,拿出零件,两边变干的土中,已经有钩杆的模型形成。


此时再合在一起,拿刀,将尾部一刀切下,正好切到钩杆处,露出口,再往里浇灌铜水。


一下子灌出二十个钩杆。


接着粘土打湿,稍微揉挤,又能再用。


粗制滥造啊,丁毅一看这做出来的质量,真是一踏糊涂,刚出炉的钩杆并不标准,还要手工打磨,关键前期那粘土很容易变形,所以做出来的钩杆标准各不相同,难怪打十枪就要换了。


这质量确实差,虽然效率比较高。


丁毅看的直扰头:“没有别的东西当模具?”


他记得石膏可以用,冷却后就不会变形,还能一直用,质量肯定比这强多了:“有石膏吗?”


大伙面面相觑,似乎不知道这东西。


谷颻</span>  明朝没石膏吗?丁毅正在郁闷。


突然人群中有人小心翼翼的举手:“丁大人是指药材吗?”


原来明朝石膏用在医药上比较多。


丁毅一边让人把赵理叫来,一边看了其他零件。


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李忠义说了下:“欧州人把这簧轮枪当贵族的玩具,所以制造比较精良,你看看这转柄,做的多漂亮,表面花纹还这么多?”


“咱们要实用,转柄正面直接平面就行,三角形也行,四角形也行,怎么简单怎么来,不一定要和他一样是圆形,圆形更难加工,更不需要花纹,所以你们注意这些零件,能实用的,都往实用上造,不需要的,直接删掉。”


李忠义等工匠们恍然大悟:“还是丁大人厉害。”他由心赞到。


东江镇所有工匠都在想怎么按照欧州的簧轮枪打造出来,但没想到很多部位和零件,不一定要和欧州的一模一样。


他们以实用和简单为主,像表面好看花纹什么,都可以不要。


有的外壳圆形可以改成方形或三角形,怎么简单,怎么做。


这样又可以省很大的时间和人工。


丁毅又接着看了枪管的制造。


之前工匠们说枪管难造,就是因为簧轮枪枪管比燧发枪细,口径就小了。


这个时代,越小的孔越难钻,他的机床用来钻燧发枪的枪管都很难,更别说簧轮枪了。


工匠们小心翼翼,造一根簧轮枪管的时间,和一根燧发枪管差不多。


好在簧轮枪管短,且比零件耐用。


丁毅看过一圈后,感觉要全面装配部队,也是和燧发枪一样,需要大量的时间。


现在他骑兵也有三千人,以李忠义估计,每骑两支的话,最少要两年才能配齐。


他的燧发枪原本造的就慢,现在加上簧轮枪,想全面更换鲁密铳,更是遥遥无期。


但鲁密铳目前还属于这个时代领先的水平,丁毅倒也不急。


先做一批给哨骑和军官用用,慢慢配吧,丁毅最后无奈道。


他和匠们商量后一致决定,还是造小的,十米内能破甲的那种。


小的比较轻,军官也能带。


且一旦用到手铳,必定是贴身肉搏了,二十米距离明显比较难打中,不如用小的,放进十米内打。


没多久,赵理来到现场,他是丁毅营中最早的医生,现在是旅顺医院的院长,和医学班的老师。


他说,李时珍和张仲景等都用石膏来做药,在药学上用的比较多。


大明朝也有,药店能看到,他们旅顺也经常进购药材,自然也有,但是不多。


丁毅无语了半天,这玩意在明朝居然是药?


最后丁毅走时,让工匠们,根据簧轮枪的特点和燧发枪的特点,想想将来设计出一款燧发短枪,用来替代簧轮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