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穿到年代后全家都是极品 > 第317章: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中学的学杂费每学期是5块,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这可是老大的一笔钱。


这也是大部分人都读不起书的原因。


不过,这里的学期,指的是学年,也是一年,上下两个学期。


夏秋月笑容不变,“多谢几位老师的美意,笙笙她会留在这里读高中,市里太远了,她去我们不放心。”


“同志,你不再考虑一下吗?学校可以住宿的。”三个老师都不死心,又问了一遍。


这人一看就不是重男轻女的,所以肯定不会不让闺女读书。


夏秋月依旧笑着,“这是孩子的意思,也是我们的意思。”


最终,市三中的老师只能遗憾的离开。


这一天,除了市三中的,还有二中的老师过来。


至于一中的老师,是最后来的,第三天才来。


来的也是三个老师,除了英语演讲的负责人,还有另外的两个女老师。


那两个女老师的眼睛可能长在头顶,看人都是用下巴看的。


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顾笙特别无语,不客气的道,“高攀不起市一中,三位请吧。”


“哼,不识好歹,在这样的穷乡僻壤有什么好呆的。”


“如果你们再不出去,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不识好歹。”顾笙看着他们冷笑。


“你……就你这样的,一点教养都没……啊!”


“砰!”顾笙拍了拍手,小玖把门关上。


姐妹俩对视一眼,同时开口,“终于清净了。”


而被赶出去的人,想破口大骂,但又觉得有损自己的形象。


旁边的人都伸出头来看了。


“走吧,先回去。”英语老师脸色淡淡的,在知道是这两个人和他一起来的时候,他就不抱任何希望了。


这两人,不知道搅和了多少事情。


“走就走,谁稀罕,没教养的死丫头,乡下人,村姑……”


两个女老师一路上都骂骂咧咧的。


他们离开之后,就再也没人上门了。


顾笙觉得城里太热,小玖和陆今棠都在忙,她妈也经常去傅阿姨那里,她觉得很无趣,就收拾了几件衣服,回了小河生产大队。


她脚下的自行车骑成了s型,一路上悠闲得很,哼哼唱唱的。


路上的人都一言难尽的看着她。


长得这么好看,脑子却有病。


唉,这是谁家的闺女啊!


顾笙不知道别人心里的想法,她一口气骑到了小河生产大队的外面。


然后,在大队部门口遇到了一场闹剧。


两个女人在打架,旁边还有个男人在拉偏架。


再一看,都是熟人。


嘿,为了翡翠,她这暴脾气!


顾笙撸袖子,正准备上去,就看到后面来了个人,突破人群,加入了战场,把底下的女人解救了出来,又暗戳戳的给了拉偏架的男人两脚。


“住手!”大队长和其他大队部的成员也到了,看他们还要动手,吼了一声。


几人压抑着怒火,不得不停下手来。


顾笙后退了一步,安心看戏。


“大队长,你来得正好,凭什么她向晚能得到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凭什么?”冯诗苑早就忘了自己温婉可人的人设,像个疯子一样开始咆哮。


原来今天是工农兵大学名额公布的时间。


其他人得到消息的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努力。


比如冯诗苑,她和向晚一起来的,现在向晚要回城了,还是从大队里拿到的工农兵大学名额。


她差点呕死,凭什么?就向晚那个蠢货。


“冯知青,你是在质问我,质问大队部的决定吗?”大队长本来就不喜欢这些知青。


看他们三天两头的闹事,脸色能好才怪。


“我……不敢!”冯诗苑握紧拳头,死命的控制住自己快要吼出来的声音。


“哼,就你们的表现,也好意思质疑大队部的决定?”大队长根本懒得给她和戚沉面子。


刚才打架的,就是冯诗苑和向晚,戚沉是拉偏架的,突然加入的人是苏翊。


今年大队部的两个工农兵大学名额,大队里没有符合条件的队员,高中毕业的队员,要么年纪大了,觉得读大学没什么意义,要么就是有稳定的工作。


大家都考虑好了,不要这个机会。


所以,两个名额大队部都决定给知青。


知青点表现好的人也是有的。


比如向晚,成长那是肉眼可见的,而且人家从来不偷懒,和大队里的人相处得也好。


她就是首选,第一个名额给她大家都同意。


但第二个名额就为难大家了。


最后大队部决定投票,投票的结果,有三个人,苏翊、戚沉和一个老知青。


对于戚沉,完全是大队部的会计收了他的好处。


不然他才不会在名单内。


三个人不知道给谁,大队长和大队支书就决定问一问向晚的意见。


毕竟她是知青,了解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而向晚,凭借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实,和那么一丢丢私心,提了苏翊。


那一丢丢私心,就是苏翊在她掉进水沟里的时候,拉了一把。


而那个老知青,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没有多管闲事。


这也是刚才苏翊救向晚的原因。


“两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就让你们把大队闹得鸡飞狗跳的,这两个名额是先紧着我们队员来的,如果不是……”


“大队长,这个名额还不如给我家!”突然,人群中出现了一道声音。


大家看过去,让出了一条路。


是大队里的黄跃进两口子,说话的,是他的媳妇,阳蓝,阳蓝也是插队的知青,三年前和黄跃进结婚,现在有一个孩子,一岁多。


是个女娃娃。


“你们家?你能去?”大队长眯着眼睛看阳蓝。


阳蓝也不怕大家怀疑,她根本就没准备跑,“大队长,各位,我家那口子是怎么残疾的,想来大家都知道,他的脚虽然瘸了,但却不影响走路,大学也是能读的,如果我们一家人拿到了名额,就带着孩子去读,不会给老人增加负担。”


阳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学里面有补助。


而且,她男人黄跃进,是前年修水库的时候,受的伤,当时还救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大队支书的二儿子!


------题外话------


先来六千。晚点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