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 第六十一章 蒸汽轮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奉旨向台澎宝岛移民百万;永镇台澎、世袭罔替;招募、训练现代海军……


三日后,郑芝龙离了京师,前往龙江船厂。


说实话,这位海盗头子有点晕乎,只觉得脚下的快船都有些飘忽。


‘外界传言,大明皇帝朱由检是个大草包、败家子,听信谗言,重用阉党,卖官鬻爵,疯狂聚敛钱财……’


看来,并非如此。


随着‘镇海王郑芝龙’抵达龙江船厂,最懵逼的,还是‘镇海伯袁崇焕’。


这位精悍的东莞汉子一到任,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船厂、水务,连续砍掉三任船厂负责人,准备要大干一场。


结果,一条战船都没制造出来呢,镇海王来了。


同时,他最不待见的大明学堂副校长宋应星、徐光启等人也来了,带着数百名学生,看样子是要来帮忙建造战船的。


对于郑芝龙,袁崇焕极为熟悉,不就是一个落魄学子,连个举人都考不上的学渣么?


不就是跟对了人,成为大海盗李旦的干儿子,继承其名下所有资产么?怎么一下子就爬到自己头上,成了镇海王?


那个狗皇帝,一定是卖官鬻爵,收了这位郑芝龙的天大好处……


于是,袁崇焕在迎接镇海王郑芝龙时,其原本焦黑干瘦的脸庞上,自然没有一丝笑意。


“镇海伯、镇海大将军袁崇焕见过镇海王。”在龙江船厂的码头,袁崇焕冷淡的躬身行礼,算是打过招呼了。


对宋应星、徐光启等人,他根本没有正眼去看。


郑芝龙站立船头,拱手笑道:“见过袁大人。”


他对这位袁崇焕还是挺尊敬的,毕竟,此人与建奴交手,连续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乃大明朝眼下颇有才干的文官。


“王爷请!”


郑芝龙下船,与袁崇焕并肩而行,一路向船厂走去。


二人相谈甚欢。


袁崇焕惊奇的发现,这个‘海盗头子’对船务、水务的经验见识极为熟稔,远胜他这位‘镇海大将军’,心中的桀骜之气,自然也就渐渐消弭。


“王爷精通船务、水战之法,崇焕钦服不已!”袁崇焕老老实实的说道。


有一说一,袁崇焕心高气傲,但对真正有才能之人,还是甚为客气。


“袁大人过奖了,”郑芝龙一边仔细视察船厂,一边温言笑道:“只不过常年在海上与洋毛子干仗,多了些经验教训而已。”


袁崇焕躬身说道:“崇焕对船务、水战之法了解甚少,今后还要王爷多多赐教……”


郑芝龙抱拳,正色说道:“袁大人精通骑兵陆战之法,宁远、宁锦两场大捷,扬我大明国威,袁大将军的名声都传到海外异邦了呢!


你是西北伯,我是镇海王,咱二人之间不必如此客气,说起来,咱们今后合作的地方多着呢。”


袁崇焕一脸懵逼。


西北伯……


草包皇帝没有旨意传下来啊?好端端的一个镇海伯,屁股还没捂热呢,咋就成了西北伯?


看着袁崇焕的神情,郑芝龙面现尴尬。


官场上的程序,往往是先宣旨,再说其他的,结果,郑芝龙对此并不熟悉,一见面就跟袁崇焕攀谈船务水务之事,将宣旨的事情给忘了。


他轻咳一声,正色说道:“万岁爷传下密旨…袁崇焕接旨!”


袁崇焕吃了一惊,赶紧跪倒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芝龙从怀中摸出一卷明黄丝帛,缓缓展开,朗声念道:“镇海伯、镇海大将军袁崇焕,忠勇可嘉,乃朕之肱股,特宣密旨,封袁崇焕为西北伯,着令其携带百万金币,自行前往陕甘招募、训练虎狼之师三万,如果缺钱花,给朕捎个口信就行了……”


这道所谓的‘密旨’,文辞浅显通俗,表达的意思也很明确,可袁崇焕怎么听着都有点不对劲。


自行前往陕甘,招募、训练虎狼之师三万……


陛下没有通过东厂太监和锦衣卫传旨,其中又有何深意?难道,陛下已经被阉党限制了人身自由,犹如当年的汉献帝那般,只能私传血诏?


袁崇焕是个聪明绝顶之人,遇事难免就多想上那么几层,只几个呼吸间,他就有了一个大致‘判断’——


万岁爷此举,大有深意!


“臣、领旨!”袁崇焕一脸坚毅,沉声答道:“臣此去陕甘,必不辱使命!”


“哪怕就是粉身碎骨,肝脑涂地,臣都要给万岁爷训练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


从郑芝龙手中接过‘密旨’,袁崇焕对郑芝龙躬身抱拳,只说一句‘后会有期’,便转身离去,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郑芝龙站在那里一阵发愣。


这个袁崇焕,果然是个果决之人。


目送袁崇焕离了龙江船厂,郑芝龙这才开始‘正式办公’。


“徐大人、宋大人,咱们这就开始吧。”郑芝龙转身抱拳,客客气气的对徐光启、宋应星笑道:“袁崇焕走了,该咱们了。”


徐光启、宋应星摇头苦笑。


他们指挥一众大明学堂的学生,从随行的船上搬下一大推图纸、设备等,立马投入热火朝天的工作中。


龙江船厂在袁崇焕的整顿下,效率极高,数百名技师、近万名工匠在两位‘大科学家’的指挥下,很快就制造出一大批甚为精密的车床。


而后,没日没夜的开始按照图纸,加工各种稀奇古怪的‘零部件’。


同时,在一片重兵把守的隐秘山谷里,大明学堂的学生们,开始加工、铸造蒸汽轮机的各种配件。


这是大明眼下的最高机密,就连镇海王郑芝龙都不能插手……


……


于是,一个月后。


第一艘由大明学堂设计、制造的轮船,下水了!


“这就是轮船?”


站立高大船头上,郑芝龙喃喃低语,一脸的不可思议。


随着一声悠长雄壮的汽笛声,轮船高大的‘烟囱’之中,喷出一大团白茫茫的蒸汽,足足五十丈长、十八丈宽的巨船缓缓启动。


出了三汊河,轮船在金陵数万民众的注目下,缓缓驶入长江。


轮船开始加速,向东而去。


一节。


二节。


……


十三节,十四节,十五节!


大明学堂设计制造的轮船,不用风帆,也不用水手摇橹,竟然能够达到十五节的速度!


而且,据徐光启、宋应星介绍,这还是因为在长江之上,如果在海面上,其航行速度还能增加二到三节!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郑芝龙手底下最快的战船,也就十节左右的航行速度。


而且,还要受到风向、风速等限制,哪能像这艘蒸汽轮船,只需要有足够的煤炭,即可自由的航行茫茫大海……


郑芝龙的眼角湿润了。


远在京师的那位草包皇帝…简直不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