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兵工厂和军工厂,除了一些特殊产品可能由军区管理。
大多数其实还是由地方工业部门管理的,只不过兵工和军工是服务于军方的需求,生产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等产品。
因此虽然工厂是由工业部管理,但跟地方工厂的体系有些不同。
军工优先,有好的产品也一样是优先供应给部队。
军工企业可以给地方工厂下单订,但地方上的工厂想购买军工厂生产的东西基本很难。
现在一家兵工厂合并到机械配件厂了,关键是它并没有取消兵工方面的业务。在兵工厂生产的枪支和子弹并没有完全淘汰时,它还保留了兵工厂的性质。
那就是它可以以兵工生产的要求,采购一些零部件。
比如汽车轮胎,玻璃,变速箱,发动机~~等等。
也别问造枪和子弹的,为什么要采购那些东西。问就是有需求,不需要过多解释。因为兵工厂虽然是地方工业部下达任务,但军方是监督。
就算康书记负责的军工厂要合并,为什么偏偏是跟机械配件厂合并。没有上面的人牵头,要跟谁合并,也不是康达里说的算的。
因此康书记要是找军工厂采购点东西,要询问为什么,找上面说去。
不过一般不会去询问,因为军工厂一般会认为你敢来下订单,应该就会没问题的。
就跟后世有人偷消防车卖到收废品的地方,卖车的人问了许多家,就你家废品站敢收,觉得有背后有人。
而收废品的看见你连消防车都敢弄来卖,肯定是在消防部门有背景,你敢卖我就敢收。
上次江成升级钻床,需要的一些零件,其实是飞机制造厂和军工方面出力了的。真要让机械配件厂去采购,有些零件得进口,等的时间长着呢。
但现在有些东西不用工业部去协调了,康书记可以直接去军工厂采购。有康书记的加入,江成想要折腾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而且因为托盘车的生产招工,兵工厂的合并,机械配件厂得建新的办公楼了。
对于工厂的发展,江成没心思去过问,兵工厂搬迁过来,就算搭建临时生产车间,也需要半个月。
江成想玩枪还得等半个月以上,他现在想要做就就是等厂里设备升级后,开始搞发动机。
从周厂长的办公室出来,江成去了一趟人事科,得知江燕已经被后勤部的人带去领东西了。人事科的人知道她是江工的妹妹,登记手续办理的很快,江成只好回办公室了。
办公室里谭雅萱在画图纸,画一些工整的设备结构图。一张图可能要画一天,要标记数据,经常要涂改。
张东胜也在办公室,托盘车已经不用再去盯着查看了。厂里有些什么设备,他在车间待了一个月,也了解了。
因为张东胜也不可能去拆解设备,那些设备也就成了图纸的参照物而已。如果他是一个机修工,那以后跟着厂里的机修师傅就是了。碰到机械修理的时候,可以进行言传身教。
但他是中专生,不可能去当学徒工。真要当机修工,也是去农机厂直接修理农机了。
“江工,这是托盘车的数据,你要查看一下嘛。”张东胜把一本笔记本拿在手上询问道。
“行,我看看。”江成结果笔记本说道。
拿着笔记本,江成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然后开始翻看。
有一说一,这个年代的人写的字都比较工整。就算小时候字写的不怎么样,但到了初中,成绩稍微不错的人就会开始认真练字。
字好,真的会给人第一印象比较好。张东胜的字虽然不说有多好,但写的起码很工整。
江成大致的浏览了一下他记录的托盘车使用情况,有那么一点问题。当然了,如果有大问题早就汇报了。
主要问题是组装车间在使用的托盘车轮子外层的橡胶轮不行,组装车间的托盘车使用频繁,装好的东西都要运输到仓库里去。托盘车也会拉出车间。
车间外的道路没车间里那么平整,橡胶轮上面的橡胶磨损的比较明显。
而这橡胶轮如果有一个部位出现磨损,轮子在滚动时,就会在磨损地方稍微卡一下。也就是说出现磨损后,不是整个轮子慢慢磨小,而是轮子的某个部位磨平来。
现在还没出现橡胶轮因为磨损而导致不能使用的情况,毕竟橡胶轮也算是抗磨损的。但一个月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说明这轮子的材质使用不了多久。
“小张,你去后勤部找李科长过来一下,要是他不在,就先随意找一个人过来。”江成关上了笔记本说道。
“好的,江工。”张东胜听到吩咐后就立刻离开办公室了。
笔记本很厚,但在托盘车上面记录的没多少内容。都是一些达标的数据,有情况的被张东胜标注了出来的。
这托盘车目前来看,就算轮子材质有问题,也不影响使用。就算频繁使用的情况下,能撑个几个月就可以了。
采购单位多买点轮子更换就是了,橡胶磨损的轮子,到时候收集在一起重新加工一下又可以使用了。
换轮子总比同推车拉东西省事,这个年代又有多少东西用起来省事的呢。
不过这轮子的材质肯定是要进行提升的,现在江成给定的托盘车载重量本来就不高,轮子要是承受不住,以后想更升级提升一下载重量,什么都是白搭。
张东胜离开后,江成起身从文件柜里拿出了一份图纸,采油机的图纸,而且还是一缸柴油发动机的。
江成倒是想直接研究双缸柴油机,然后弄几台出来,把那几辆边三轮给组装起来。可说实话,如果不打算用进口零件,直接想办法采购几台双缸发动机就是了。
现在是要解决零件的问题,不是发动机性能的问题。
一缸柴油机需要进口的零件,柴油机厂那边在送一台一缸发动机过来的时候,也按照江成的要求标注出来了。
说是说柴油机国产零件占比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但是江成在看到标注后,只能说柴油机有点谦虚。
分明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嘛,一个机体就占重量的百分之四十了,里面还有很多简单的部件,在重量上起码占七成了。
可如果不是按照重量来算的,按部件数量,去哪里找出百分之四十。当然了,江成这分析也有点果断。
毕竟进口了苏联不少设备,在进口设备的操作下,放弃一些产品的加工,其实也能加工出一些精密零件。
江成觉得零部件国产化没到百分之四十,是在不借助进口设备和零件的生产下。
目前除了一些精密的零件,江成觉得等厂里的设备升级,再联系其他一些单位,应该能解决不少。主要问题还是油泵油嘴,还有曲轴问题。
曲轴是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这东西不能国产化,其他的真的是瞎扯。哪怕是穿越过来的江成,也没东西去替代这个。
油嘴的话,可能还能依靠一些结构上的设计来提升性能。但曲轴这东西,你最多是设计的好坏问题,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东西就能替代了,只不过其他东西生产出来,就算精密差一点,也能将就。可曲轴达不到要求将就不了,是容易出重大事故的。
就在江成看着图纸想着如何解决一些进口零件的生产时候,张东胜回来了,李安也跟着过来了。
“老李,又有事要麻烦你了。”江成见到李安过来,也没什么客套的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江工呀,你什么事你就直接交代,我去办就是了。”李安笑着说道,新弄的生产线要开工,他其实真的有点忙,但江成这边的事情他就算忙也要腾出一只手来。
“就是我设计的托盘车,轮子外的橡胶有点问题。材料密度可能不行,不耐压。”江成说道。
橡胶轮在使用过程中没裂开,出现摩擦,是因为软了一点,被压的跟地面接触太多造成的摩擦。
材质硬一点的话,就能减少摩擦了。
就跟轮胎没多少气了,在压力下就会跟地面接触的面多一些,摩擦力也大一些一个道理。
“行,我派人去问问,看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李安一下就明白了江成的意思,就是去打听一下有没有更硬一点的橡胶呗。
之前是找橡胶胶木用品工艺社按照要求加工的,当时也没说有什么特殊要求。
现在派一个人去问问能不能提升,那边不能的话。今年昌城刚好又成立了一家橡胶厂,也算是昌城的第一家橡胶厂。
不过那家橡胶厂是生产雨衣雨鞋和胶鞋的,他们虽然不生产实心的橡胶轮子。但如果有好的橡胶工艺,加一个项目而已。
上班期间,在有事忙的情况下,大家都不会刻意的闲聊。李安见江成没其他问题后,就立刻离开了。
李安走后,江成也没安排张东胜去车间什么的,就让他在办公室看设备图。他现在得好好想想怎么对柴油机的零件入手,没心思也没空跟谭雅萱聊天玩。所以张东胜在不在办公室无所谓。
江成的目光停留在柴油机的油泵油嘴结构图上,对于这东西,本来就是小东西,在后世就算性能提升,产品做的好了,也还是一种消耗品。
那些跑出租的,送货的,都会更换这个东西。
但就因为是小东西,江成哪怕拆过很多辆车,也没去把这东西拆成一个个零件去研究。不过外观造型肯定是知道的,可外观造型现在也帮不了江成。
后世的油泵结构可能都不一样,所以真别小看了一个零部件,这可能就是达标了一个技术工艺的产品。
江成就算是一个穿越者,也不可能掌握一辆汽车大大小小所有零部件的技术工艺。他穿越前拆汽车零部件去卖钱,总不可能全部拆成一个个像螺丝一样的零件去卖吧。
就像他拆过变速箱,能看到变速箱的齿轮组合结构就算不错了,难道会把变速箱里的齿轮都全部拆下来不成。
有很多小东西,更换也不值钱的,江成能拆下来留着就不错了,不可能无聊到去拆开分析结构。
沉思了许久,江成看了看手表,时间过的挺快的。
放弃了解析后世油泵油嘴的结构,但后世油嘴的造型也是有用的,可以在以后技术成俗后,更换现在的油嘴设计。
后世的喷油嘴是多孔式的,喷孔直径很小,现在的技术可能无法生产出来。否则凭借这一点,就能够更充分的使燃油燃烧,并且节省燃油。
这效果就跟家里的燃烧器喷洒喷头一样,你用水龙头的那种喷水方式洗澡,肯定浪费水不说,冲洗到的地方面积还小。用喷头让水量分散,更充分的冲洗到身上。
关键是现在江成也想用,可这孔是有角度的,直径大小不说,还要控制角度。这得精密设备了,多轴钻床,甚至激光打孔机。
而现在的油嘴,也需要精密钻床打孔。好在这一点机械配件厂快可以解决了,厂里的钻床再升级一些,弄成半自动化的,转速快,能定位,开孔就能精确了。
但这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生产油泵油嘴,还需要精密磨床,精密车床,要对轴类零件精密磨削等。
如果不够精密的话,就会出现零件配合间的间隙难以控制在合理范围,然后出现漏油和压力不稳的现象。
江成看的是油泵油嘴结构图,但脑海里却是在像着设备升级的问题,在思考设备要升级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生产这产品的条件。
此时江成的状态有如入定般,谭雅萱和张东胜也看到了他此时的状态。
谭雅萱看了看办公室里挂着的钟表时间,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也不敢出声提前去食堂,张东胜也一声不吭的老实的看着图纸。
下班的时间在倒计时,就在最后三分钟的时候~。
“通关了。”
江成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喜色。按照他的推算,机械厂的设备升级后,再让其他厂提供几套协助,是能生产出进口过来的油泵油嘴的。
突然江成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脸上的喜色又沉了下来。
技术可以完成生产,但国内的材料要求不达标,一个小部件,还是不能实现百分百的国产。
当然了,原材料进口,进口一吨比较好的钢材,成生产无数个柴油机的油泵油嘴了。比直接进口这东西不知道节省多少倍。
但也真的是没有办法,一个这样的小东西,要用到大量精密的设备。国内就算进口这些精密设备,也是优先用在重工业的产品加工上。
有些东西并不是技术有多高,是国内目前的确比较穷,资金要集中在一些重要项目上。油泵油嘴的进口价值不高,自然先采用进口。
叮叮~~,中午下班吃饭的铃声响起。
(又延迟更新了,刚写完,没办法。上架倒计时天数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