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出狱后的彪悍人生 > 第1555章 竞标把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555章 竞标把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即便是西方国家的竞标团队之间有了默契……这默契不能当饭吃。


当有希望拿下大头的美国团队突发意外无法到达之后,其余国家的团队的第一反应竟然是——看到了希望。


没错,没有美国同行的竞争,他们的中标几率就大了很多。


不过,他们也在派人探听消息,想知道美国团队无法出席的原因。


得到了消息之后,让他们更加兴奋。


要知道,这种上千人的抬棺游行抗议,是可以在国外上新闻的大事儿,“学生”当局为了营造良好的形象,也不会出狠手打压,最多是努力公关,把影响降到最低。


别的不说,美国团队这次估计是全军覆没了。


他们如果能中标,阿富汗人能答应才鬼呢。


别看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有矛盾,可是面对美国的时候,他们可是会团结起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竞标团队通过电话请求推迟竞标过程,被其他参与团队一起否决。


等你?


凭什么?


大家都是出来找食儿吃,死一个,大家就都多分一口。


“学生”方面的竞标主持者本来想要等一下美国团队,但是面对台下汹涌的情绪,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宣布竞标正式开始。


喀布尔城内主要道路的大型翻修工程。


政府部门的大楼建造修缮工程。


老城区以及贫民区的改造工程。


喀布尔近郊的矿产开采工程。


喀布尔市政采购项目。


等等等等。


涉及到喀布尔方方面面,犄角旮旯。


有人说,难道阿富汗人没有一点儿能力来做么?


所谓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不是随便说着玩的。


阿富汗本地没有成体系的工业,战争把一切都打得粉碎,你让他们自己干这些事儿,难如登天。


所有的竞标团队开始围绕预定目标进入竞争状态。


这个王辉和刘丹就不用操心了,有前期的竞标团队打下良好基础,加上美国临时来不了,那么大概率这次中国的团队可以吃下大头。


可是,事态的发展并不如同他们所想的那样。


一些小型的市政工程打包之后,中国竞标团队轻松拿下。


水泥、沥青、钢混这些材料,国内产能其实常年属于过剩。


虽然经过前两年的供给侧改革有了一些好转,但是绝对的量,依然不小。


能够以最低廉的价格拿到最高质量的材料,只有中国团队可以做到。


所以,市政工程几乎没有悬念得落入了国内团队的手里。


蚊子再小也是肉。


德国英国日本等团队,似乎对这种状况习以为常,虽然遗憾,却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包工包料外加保质保量,这种事儿恐怕只有中国团队能做的来。


重头戏,是三处矿产的开采和承包。


能拿到竞标会上来谈的矿产,肯定不是小储量。


众所周知,阿富汗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变现,这也是“学生”当局比较纠结的事情。


抱着金山要饭吃。


当然,想要把矿产变成金子,可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后期勘探、开采过程、选矿过程、粗加工,精细加工,外加运输……等等等等,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等于从零开始。


这还不算,“学生”方面提出了另外的附加要求,在竞标细则中并没有体现。


也就是说,临时加了条件。


比如,矿场的工人,阿富汗本地人要占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要严格按照伊斯兰的习俗安排工作。


开斋、宰牲、圣纪等重大日子,必须休息。


且,要付双倍工资。


早晨上班不得早于九点,要保证每个工人都有做礼拜的时间。


类似的条件,“学生”方面提了大概有十条左右。


王辉和刘丹面面相觑。


其余的国内企业家也有些愣怔。


固然,他们是甲方,可临时附加条件本就过分,没想到条件还这么具体且苛刻。


是,扶持当地人就业是很重要,可是没人提起工期宽限的事儿啊。


乙方太难了。


走到哪里都一样。


由于甲方临时增加条件,所以留出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给竞标方内部探讨。


此时此刻,传来消息,美国竞标团队依然被牢牢困在所租住的别墅,寸步难行。


哈扎拉人的毛拉和美国竞标团的代表在“学生”方面的见证下,正在讨价还价,一时半会儿根本不可能有结果。


于是,这边的竞争就更加激烈。


一个小时刚刚过半,各家纷纷表示新得标的已经拟好,可以继续竞标。


中国团队志在必得。


矿产,始终都是中国吃进的大项。


让日本德国这些对手拿下,直接面临的结果就是,离你最近的阿富汗的矿产,进了国内依然要享受和海运过来的澳洲矿产同样的溢价。


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旁落的尴尬,将再一次上演。


可是,越是在乎,就越难成功。


再次开始的竞标会采取现场唱标的方式。


和拍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中国团队将原来的报价提高了百分之十。


这已经是极限了。


考虑到要用对方的工人,照顾对方的习惯,那么工作效率一定会下降不少。


如果提价幅度过高,那利润率无法保证,就成了做慈善了。


出乎中国团队意料的是,德国和日本团队开始抬价。


尤其是日本的抬价幅度,让国内企业家们直接皱眉。


德国相对温和,而且在报价两轮之后,立刻表示,第三轮不再参与竞价。


撤退了!


很显然,德国人算过账,不划算。


而且,不切实际的高报价,难道“学生”的管理层就会无条件相信?


中国团队众人十分疑惑。


“丹姐,这个矿山,我们必须拿下么?”台下,王辉悄悄询问。


刘丹摇摇头:“肯定不是必须,但是前期已经投入了不少,这个时候撤退的话,还是有些损失的。搞不懂这小日本是要干嘛。”


王辉扭头看着表情轻松的德国团队众人,思考了一下,忽然问道:“我怎么感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呢?”


正在商讨下一轮竞标的企业家们有好几个回过头来。


刘丹眼前一亮。


王辉似乎……说到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