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后宫:勤妃传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玉答应的出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三十五章 玉答应的出身


皇上昨儿晚间就去看望太皇太后了,远游归来谒见长辈,这是皇上的孝道。


陈文心不想打扰他们祖孙两人叙话,便等第二日再去拜见。


她才到慈宁宫大院之中,便听见玉答应脆生生的声音。


也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太皇太后就高兴地笑起来了。


“你们听听,这说的是什么?”


每个音节都清晰地透入她耳中,可她却什么都听不懂。


慈宁宫的掌事苏嬷嬷笑道:“这是蒙古语呢,也难怪勤嫔娘娘听不懂,现如今宫里又没几个蒙古嫔妃。”


这苏嬷嬷据说是太皇太后的陪嫁丫头,她原本的姓氏是蒙古姓氏,为了好叫就在名字里取了一个字作为汉姓。


这位老嬷嬷名义上是奴才,实际上在宫里相当于半个太后,就连皇上都对她礼敬有加。


陈文心笑道:“原是这样。本宫来的不巧了,太皇太后和玉答应正说的高兴呢。我又听不懂蒙古语,岂不是扫了太皇太后的兴致?”


苏嬷嬷谦道:“太皇太后常夸奖娘娘,是有孝心的孩子。方才宫人进来通传,太皇太后喜欢得很呢。”


她羞涩一笑,“太皇太后谬赞了,我哪里当得起。”


苏嬷嬷把她引进内室,太皇太后正歪在榻上喝酥油茶,玉答应坐在绣墩子上陪她说话。


见着陈文心进来,玉答应先行起身,拱手侍立一旁。


她上前给太皇太后行礼,“臣妾请太皇太后圣安。”


太皇太后让她起身,细细打量了她一番,道:“竟瘦了好些。好孩子,到这边坐。”


她伸手想拉陈文心的手,陈文心把手递给她,顺势坐到榻边。


“嫔妾请勤嫔娘娘金安。”


玉答应这才给她行礼,她略扫了一眼,发现这玉答应的服饰妆容,倒比初进宫时候更有蒙古风格了。


先时皇上曾说觉着这玉答应古怪,她派小桌子去探查这个玉答应,并没有得到什么消息。


玉答应除了整日来慈宁宫外,对于宫中其他嫔妃都既不结交、也不疏远。


就那么淡淡的,保持中立。


她能用蒙古特色来打动太皇太后,这正是玉答应比所有人都突出的一个优势。


她笑道:“免礼。”


太皇太后拍拍她的手,“好孩子,听说南巡路上你救了皇上的命。好孩子,皇祖母不知道怎么谢你。你的病好些了吗?”


皇上没有对外宣称陈文心被南明逆贼掳走的事情,只是说,陈文义和陈文心两人拼死把皇上从水中拉出来。


这样不仅能维护她的清誉,避免流言,还能给赏赐陈家找一个最合理的理由。


玉答应有些惊讶,抬头看太皇太后的表情。


她数月来一直往慈宁宫跑,每日陪太后说些蒙古的家乡风俗,说些科尔沁草原上的趣事。


也没见太皇太后对她这样亲热。


太皇太后和她说说笑笑,但从来没有对她自称过皇祖母。


皇祖母,这不是只有皇上和皇后才能叫的称呼吗?


她在太皇太后这得到的最大庇佑,就是宜嫔宣称她不敬,要当众杖责她的时候。


她让自己的宫女去慈宁宫报信,太皇太后就传谕给佟贵妃,让她去永寿宫阻止宜嫔。


理由是,宜嫔并无协理后宫之权,处罚低位妃嫔,也不能滥用私刑。


有什么罪责,也该报给佟贵妃或者惠妃来处置。


她的确没有对宜嫔不敬,加上宜嫔不敢冲撞太皇太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太皇太后是不管后宫之事的,为了自己特意出面找了佟贵妃,她还以为自己真的打动了太皇太后。


如今看太皇太后对勤嫔的态度,显然更胜于自己……


她安慰自己,一定是太皇太后太关爱皇上了,所以听说勤嫔救了皇上的命就待她这样好。


陈文心也是第一次听说皇上是这样解释她的“救驾有功”的。


怪不得,昨儿那些王公大臣和嫔妃们,见着她坐在皇上的龙撵上,都没什么反应。


一个救驾有功之人,还为了救驾而自己大病一场,坐坐龙撵有什么可奇怪的。


她谦虚道:“臣妾的病已经无碍了,救驾本是臣妾之责,不敢居功。”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道:“皇上打小就多灾多难的,他小时候出痘,吓得哀家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幸好有你在,你是皇上的福星。”


玉答应也赔笑道:“正是呢,幸好这回是勤嫔娘娘跟皇上去南边。”


太皇太后又道:“对了,你那个哥哥,皇上可赏赐了么?那只巨型海东青哀家见着了,草原上最勇武的武士,也未必能抓得住它。”


“太皇太后,臣妾的哥哥只是运气好罢了。那只海东青身上是有伤的,否则怎么会到地上来呢。”


陈文心说的这样老实,太皇太后倒笑了,“你呀你,何必说得这么老实?叫别人知道你哥哥的勇武,还不好吗?”


她惊讶道:“在外人面前自然要夸耀的,这是在太皇太后面前,当然有什么说什么。”


太皇太后喜得掩口一笑,“傻孩子,叫皇祖母。”


她都这样暗示了,陈文心还不知道顺杆爬,太皇太后只好明说了。


陈文心看了玉答应一眼,见她面带微笑低头看着脚尖。


“多谢皇祖母。”


她又道:“都是我扫兴了,刚才在外头听皇祖母和玉答应说蒙古话,说的那么开心。我又不会说,就不打扰皇祖母了。”


太皇太后道:“宫里头蒙古嫔妃少,哀家想找个人说说家乡话都难。灵玉又是族亲,有她陪哀家说说科尔沁的事儿,也好打发打发日子。”


玉答应有些羞涩地垂眸,“嫔妾能投太皇太后的缘,是嫔妾之喜。”


陈文心借机上前拉住她的手,亲热地说:“都说你是皇祖母的族人,也不知道你家中是几口人,都做些什么呢?”


当着太皇太后的面问这些,不怕玉答应不说老实话。


她笑道:“承蒙娘娘关怀,我家中父母长辈都在,还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已经婚娶,在科尔沁骑兵营当差,姐姐还待字闺中。”


“哦……”陈文心道:“这也奇了,姐姐还待字闺中,为何单把妹妹送进宫来?”


玉答应的面色略不自在了一下,道:“因着姐姐她已经许配了人家,只是还未过门罢了。”


这转瞬即逝的一下,已经让陈文心嗅到了隐秘。


“玉答应生的这般与众不同,想必你母亲一定很美。”


陈文心笑着对太皇太后道:“看皇祖母就知道了,博尔济吉特氏专出美人儿。”


太皇太后这般年纪,被人夸美貌哪里能不喜欢,何况是被陈文心这样的美人儿夸。


“要说容貌,我们科尔沁的女子不是这样的美法。”


太皇太后娓娓道来,“你这样的呢,就是汉人女子的美法,玲珑纤巧。我们科尔沁的女子,是高大体健的。”


“灵玉这容貌承自她母亲,那是新疆那边女子的美法,倒有些像是半个洋鬼子。”


太皇太后说到半个洋鬼子,就连苏嬷嬷在旁听着都笑了起来。


玉答应撒娇地扭了一下身子,“太皇太后……”


陈文心笑罢又道:“原来是这样啊,不知道玉答应的母亲是怎么从新疆远嫁到科尔沁呢?”


玉答应似乎并不想旁人知道这些,她以一副关心的口吻在太皇太后面前这样问,玉答应就不得不答了。


“嫔妾……嫔妾的母亲,是从伊犁战乱逃到科尔沁的。”


玉答应垂眸,“并非嫁,而是以女奴之身被我父亲收入帐中的。”


蒙古比满汉更讲究嫡庶之别,女奴的孩子和正室夫人的孩子,待遇相差甚远。


这就更使得她怀疑了。


科尔沁特特送女子来维护满蒙的联姻,不送部落首领家的女儿,也不能送个旁系别枝家的庶女吧?


最关键的是,玉答应的蒙古血统并不存在。


这样的一个女子,何以堪当联姻之责?


大清送到蒙古和亲的,那可都是公主。就算不是皇上的女儿,至少也是王爷们的女儿。


科尔沁送这样一个女子进宫,还被封为答应,可以说是大不敬。


这一点,玉答应自己也是知道的。


但她不能说谎,一旦在陈文心面前说谎,事后再被查出来——


那岂不是更让人怀疑么?


太皇太后也听出了其中的蹊跷,想着科尔沁那边大约是看玉答应美貌,便不顾家世血统就把她送来了。


若能艳冠后宫,那也罢了。


可玉答应的姿容,不过就是能略胜宜嫔和定常在等一筹罢了。


要跟陈文心相比,高下立见。


这事办得糊涂了。


太皇太后打圆场道:“好孩子,看她和哀家一个姓的份上,你也别嫌她出身低。”


陈文心认认真真地回答太皇太后,“皇祖母说的哪里话,您的姓氏是天下女子中最尊贵的了,您要是低,臣妾都没地儿放了。”


太皇太后抿着嘴笑。


想当初太祖在位的时候,她还是永福宫庄妃。


中宫皇后是她的亲姑姑,就连其他大宫的主位妃子,也都是蒙古女子。


那个时候大清刚刚入主中原,正是要借蒙古力量的时候。那时候宫里的蒙古嫔妃啊,那是多么尊贵。


倒把满人的妃嫔都压下去了。


先帝的第一个皇后也是蒙古女子,是她的亲侄女儿荣惠。


到了当今皇上这儿,满人已经把汉人的江山坐稳了,就不需要再以后位来许蒙古亲密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