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鉴宝狂少 > 第1406章 竹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撞天运得到神瓷柴窑菊花暗纹小碗,陆飞激动万分。


小心翼翼的把包中所有空锦盒和备用高密度泡沫全部翻了出来,给神瓷小碗仔细打包。


把包装好的小碗放到自认为最安全的位置,陆飞这才放心。


接着再次爬上棺材,陆飞的小心肝都紧张到了极致。


下脚都倍加小心,选择自己摸索过的位置,再三确定这才落脚。


严世蕃连神瓷都有,难保还有其他好东西。


别的不说,那件破碎的木盒中还有同款式的三只小碗,很大几率是整套柴窑瓷碗。


所以,陆飞必须要谨慎小心,绝对不能给宝贝造成任何伤害。


再次摸到一只小碗儿,凭借之前上手的经验和触感,陆飞已经判断出,这就是一套柴窑瓷碗。


心中确定,陆飞就更加激动了。


三只小碗,陆飞足足清理了十五分钟,才全部拿出水面。


跟自己猜测的一样,全都是神瓷柴窑。


规格相同,暗花纹饰是最常见的“梅兰竹菊”。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整套柴窑瓷碗。


而且完好无损,没有一丁点瑕疵。


之前自己硬着头皮同意开发这个超大的棚户区。


现在看来,实在千值万值。


不要说还有这么大的项目,就算要陆飞半个身家换这套神瓷,陆飞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为了神瓷,陆飞完全豁得出去。


一套神瓷小心打包装好,陆飞一屁股坐在地上,靠在土堆旁不停傻笑。


“小飞,别笑了。”


“眼看就要亮天了。”


“这里再不处理善后,很可能被人发现啊!”高远说道。


“好!”


“我马上就清理。”


“小龙小磊,你们去装载机上放出一些柴油。”


“一会儿清理完毕,把这口棺材烧了。”陆飞说道。


“亲哥,这可是金丝楠木啊!”


“就这么烧了?”


“你留着车珠子?”陆飞问道。


“噗.......”


“这东西太晦气,我才不要呢!”


“那还废什么话,烧!”


“好嘞!”


两位大少放油,陆飞点上一支烟继续摸索。


沿着发现神瓷的位置向下摸索,再也没有斩获。


右边清理完毕,陆飞来到左边。


在严世蕃的脚下,陆飞又发现几件精美的金器和玉佩。


有了之前的神瓷,再看这些东西,陆飞根本提不起一丝兴趣。


现在陆飞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严世蕃左手的位置。


右手是神瓷,如果再有好东西,那一定是在左手边。


嘿!


果然有发现。


严世蕃的左手边的淤泥中,深埋着一只粗壮的牛皮套。


牛皮套已经高度腐烂,里面包裹的是一只竹筒。


从手感判断,竹筒保存的还算完好。


摸到竹筒,陆飞刚刚平复下来的心情再次激动起来。


牛皮套竹筒,这是古代保存书画作品的最高配制。


别看材质是最常见的毛竹,但制作工艺繁琐。


首先,就是选材。


最高级的竹制画筒,选用的一定是贵州赤水,海拔八百米以上的优质毛竹。


赤水属中亚热带湿润报风气候区,冬暖春早,夏季炎热多伏旱,全年日照少,初夏晚秋多阴雨,立体气候和地区差异显著的气候特点。


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神州最粗壮的毛竹。


尽管是赤水毛竹,也要选择直径超过二十公分的才能入料。


毛竹生笋几乎就停止了生长,能长到直径二十公分以上实属不易。


而且,每一根毛竹,只有从根部向上第五节至第七节左右可以使用。


这个部位最直,而且相对肥厚。


所以每一根毛竹只能取出一截适合做画筒的材料。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


材料截取下来,必须马上用泥土封住两边,尽量避免水分流失。


然后要在一个时辰之内放到添加米酒和米醋的温水中浸泡,以增加毛竹的韧度。


这个过程至少要一整天。


而且浸泡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同一个温度。


温度既不能低,同时还不能煮沸。


这就需要超出常人的耐心操控火力才能做到。


浸泡完成,接下来就是关键所在了。


从水中捞出,毛竹必须放在见不到阳光的地方自然阴干。


这个过程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空气过于干燥,或者是气温偏高,阴干过程中,毛竹往往就会炸开。


哪怕就是炸裂一个微乎其微的缝隙,那这一截材料也只能宣告报废。


往往在这一过程,十根毛竹只能幸存下来四根。


能保证这样的成功率,那就相当牛逼了。


阴干过程至少持续七天。


在完全阴干之前,就要下到猪大油锅中二次熬煮。


这个步骤是为了让毛竹内部渗入油脂,既能够快速上浆,还能有效防水。


油锅熬煮这一环节,就要持续三天。


头一天熬煮完毕,捞出来将内部掏空在温油中浸泡一夜。


第二天熬煮完毕,要打磨细小毛茬,检查有没有变形情况发生。


就算有一点点的变形,这根料子也只能作废。


没有变形,就要制作画筒的堵头和盖子。


这个环节更为精密。


做出来之后安装,然后用热油实验。


要是往外渗油,必须就要报废。


全都没问题了,再进行最后一次的熬煮。


然后还要做实验,抛光打磨,最后才能交付使用。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几乎百不存一。


这样繁琐的工艺和超低的成功率,使得毛竹画筒的造价昂贵的一批。


在货币最值钱的洪武年间,光是一只裸筒,没有任何装饰和包装,就要二两白银。


所以,这东西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


就算是有钱人,也不会刻意浪费。


用这种画筒保存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般有钱人装的都是精品。


那富可敌国的严家,会用它装什么了不起的作品啊?


更何况还是给严世蕃陪葬,放在手边与神瓷柴窑对称的画筒,不管用什么想,里面一定是了不起的大宝贝。


也正因为如此,陆飞才难掩激动之情。


不过,激动的同时,陆飞又担心的要命。


竹制画筒尽管经过防水处理,但目前画筒深埋在淤泥之中,陆飞不敢保证有没有破损。


如果破损进水浸泡了几百年,再牛逼的作品也很可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