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鉴宝狂少 > 第1354章 祭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陆飞说所谓的闹鬼,其实就是风声的回声。


起初大家半信半疑,陆飞把所有疑点分析的头头是道,大家这才相信。


确定没有鬼怪,二女紧张的心情瞬间放松下来。


“陆飞,就算我们承认是风声也没有用。”


“这座山庄的恶名已经传播出去,根本不会再有生意了。”


“花八百万买下这里,我还是觉得不值!”陈香说道。


“呵呵!”


“我跟你说过。”


“我买下这里不是为了生意,而是有特殊的用途。”


“什么用途?”陈香问道。


“这个我暂时还不确定,不过我已经有了头绪。”


“你们在这里随便转转,远哥小马,咱们上山。”


陆飞神神秘秘的招呼大家上山,其他人好奇的不行,干脆全部跟了上来。


葫芦脖子那里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山路,大家顺着山路爬了上去。


到了山顶俯瞰下来,整个山谷像极了一只大葫芦。


其他人欣赏周围的景色,陆飞的注意力则全部集中在葫芦脖子的两侧山坡。


因为那眼挖出尸骨的枯井,就在山坡的北侧。


虽然已经填实,但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仔细的看了好一会儿,陆飞对高远说道。


“远哥,你仔细看看这座山谷。”


“如果在这附近选一个位置搭建一座祭坛,你感觉哪里最合适?”


“祭坛?”


“对!”


“祭天祭山神的祭坛。”


“最隆重的最正式的那一种!”陆飞说道。


高远虽然不明白陆飞为什么这么问,但他了解陆飞,陆飞这么问一定有他的道理。


高远环视整个山谷包括附近的山势,看了好一会儿,越看越吃惊,最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小飞!”


“这座山谷很不一般啊!”


“你看客房部这里,整体呈圆形,地势相当平坦。”


“悬崖上边的崖口高矮同样差不多。”


“悬崖顶部为天,底部为地,上下极为对称。”


“这是难得的天地合一八卦图啊!”


“青龙位最高,白虎位正对葫芦口。”


“延伸出去就是一马平川。”


“乾位那个豁口正好是朱雀位,风水相当不错!”


“不过风水虽好,但吉位却在葫芦脖子也就是咱们脚下。”


“如果在这里搭建祭台,我倾向于就是这里。”


“最好是祭坛的乾位与天地合一八卦图的乾位,也就是那个豁口相对应。”


“如果是那样,要从葫芦脖子那处山坡向山体内部挺进十五米左右,高度在九米左右就差不多了。”


高远说完,陆飞高高竖起大拇指。


“高大哥好眼力,你的看法跟我一模一样。”


“这次,我终于找到准确地点了。”


“呃……”


“小飞你啥意思?”


“花八百万买下这里,就是打算在这里建造一座祭坛?”


“咱们普通老百姓建造那玩意儿有什么用啊?”高远问道。


“不是我要建祭坛,而是这下边原本就有祭坛,而且是皇家建设的超大祭坛。”


“咱们要是把这座祭坛找出来,那就发大财了。”陆飞激动的说道。


“咝——”


“有祭坛?”


“发财?”


“你能把话说得明白一些吗?”


“你都把我搞蒙了。”高远说道。


“嘿嘿!”


“你别着急,我说清楚你就明白了。”


“满清早年所用玉料,皆为回纥进贡。”


“乾隆二十七年,满清统一西北。”


“从那一年开始,满清便占领了于田,和田,且末和叶城四个主要玉矿场口。”


“满清颁布命令,矿口周围百里之内划为禁区,禁止百姓进入一步,违者斩立决!”


“那时候开采玉矿是个相当严肃的事情。”


“为保开采顺利减少伤亡,乾隆三十三年,在四大矿口中心的坪霞岭建造一座祭坛。”


“整座祭坛高两丈九,圆形,直径九仗九。”


“整个工程耗时三年零七个月才算竣工。”


“从那以后,每个月的初一,玉作局的一把大领导都会带着四大矿口矿长来祭坛祭拜山神天神。”


“这个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


“咸丰十一年,西北大涝。”


“八月初二十坪霞岭山体滑坡。”


“祭坛连同四十六名守兵全部被埋,从此以后,那座祭坛便正式废弃。”


“根据我的分析,那座祭坛很可能就埋在咱们脚下。”


“如果把它找出来,咱们就发大财了。”


“找到祭坛跟发财有什么关系?”高远问道。


“当然有关系。”


“那座祭坛就是为四大矿口设计的。”


“为了表示诚心,所用的材料全部来自四大矿口的玉石大料。”


“九仗九的直径,两丈九的高度,你算算得是多少玉料?”


“现在玉石大料已经凤毛麟角,每一块儿都是价值万金。”


“祭坛用了那么多的玉石大料,为了展示诚心,用的肯定是最好的料子。”


“咱们要是把这些料子找出来,想不发财都不可能!”陆飞说道。


“咝——”


“整座祭坛都是玉石?”高远马腾云异口同声的问道。


“没错!”


“内务府档案就是这么记录的。”


“小飞,你说的那个档案能是真的吗?”


“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啊!”


“你想想,要都是上好的玉石,朝廷怎么可能放弃啊?”


“他们把这里清理出来,再把玉石运走不是比挖矿更有把握吗?”高远问道。


陆飞笑了笑说道。


“不是你说的那回事儿。”


“出事的时间是八月二十。”


“不管是挖还是放弃,玉作局必须向朝廷上报。”


“可两天后的二十二号,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驾崩。”


“这个时间,报事的人还没有出西北呢!”


“咸丰帝驾崩后,慈禧老佛爷连同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


“一时间朝内大乱,这种小事根本顾及不上。”


“随后老佛爷得权,马上排除异己。”


“就连四大矿口的所有领导全都替换掉,至于祭坛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还有,在那个没有机械的年代,想要在大面积坍塌的山体中把祭坛找出来又谈何容易啊!”


“费工费力根本得不偿失。”


“而矿口沿用之前的矿脉继续开采,比挖祭坛要轻松的多得多。”


“那个时候矿产丰富,资源多得是。”


“祭坛这点儿损失根本就不算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