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开局流放?厨艺在手,天下我有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另类的婚前准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从宋玉枝“痊愈”,母女俩可谓是日渐亲密,无话不谈。


但再无话不谈,周氏此前也从未和宋玉枝谈论这样的事。


宋玉枝嘀咕完一声后,周氏多少也有些尴尬。


但再尴尬,周氏还是接着同宋玉枝道:“娘当然相信你们,也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就像先前,遇儿陪你去城外的村子里当喜宴大厨,娘不是一句都没多问吗?现下么……”


现下二人是未婚夫妻,眼看着就准备成亲了。


关系变化,加上孤男寡女、荒山野外的独处氛围,再老实的人也容易越过雷池。


宋玉枝的脸越发红了。


还别说,自家亲娘担心得还真是不无道理。


她同沈遇昨晚在山洞里的氛围,确实有些令人浮想联翩。


不过周氏肯定想不到,心猿意马、差点不能自持的人是自家闺女。


宋玉枝羞恼地摸了摸发烫的耳根,也不好意思跟亲娘说的太具体,就道:“反正没发生什么事儿。沈大哥只在昨晚上山,山路难行的时候,背了我一截,一整夜连带着今天早上,他都和我保持了一段距离。”


周氏紧紧地蹙起了眉。


宋玉枝问:“娘不信我的话?”


周氏立刻摇头说不是,“我不是不信,而是在替你发愁。人吃五谷杂粮,自然就有七情六欲。遇儿这般自持固然是好事,可恰恰就是因为这份自持……我就是担心他把自己压抑得太狠了,加之你们二人的身量差的这样多……”


一边说,周氏一边就提笔在那单子上添了一样东西。


宋玉枝看到那“脂膏”字样,顿时明白过来那是做什么用的了。


她哪里还待的住?


连忙说得回去准备午市了,就逃也似的走了。


转眼回到食府,伙计们已经把早市的客人都送走了。


宋玉枝照常往后院去。


此时沈遇正在院子里忙活。


宋玉枝看上的那块石头,现下仍然是一整块,少说得有个三十斤。


并不方便宋玉枝日常当作磨刀石使用。


沈遇借来了一把寻常需要两个成年男子通力合作、才能拉动的大锯,将袖子撸到肩膀处,露出两条肌肉鼓胀的胳膊,双手拉锯,时不时停下来,在切割口上浇水……


宋玉枝眼看着那块石头在沈遇手下,任他肆意摆弄和切割。


也不知道怎么,她不由想到了方才周氏的担心。


坚硬的石头尚且如此,她这小胳膊小腿的,哪里经得住沈遇这样“施为”?


此前还未考虑过那方面的宋玉枝,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


沈遇早就发现她过来了,见她站了良久,都没往灶房去,他停下手里的活计,投来询问的眼神。


宋玉枝赶紧往挪开眼,往灶房去了。


后头准备午市要售卖的饭食,叶儿和葵儿照常帮她分担。


宋玉枝却把其中一部分体力活,都给揽到了自己身上——


趁着距离成亲还有段时间,她还是赶紧加强锻炼吧!


也算是另类的婚前准备了。


*


在赵大娘和周氏的精挑细选之下,最后定下七月初十,当宋玉枝和沈遇的婚期。


这日子比宋玉枝的生辰还早不少天,但无奈七月半有个中元节,前后都不适合成婚。


婚期又不能晚于宋玉枝的生辰。


定好日子之后,周氏和赵大娘就加紧准备起来。


三五天的时间,周氏就为二人赶制好了嫁衣。


赵大娘则采买到了婚礼要用的器具,宋知远也写好了喜帖。


而宋玉枝则照常做营生,顺带加强婚前的身体锻炼。


就这样到了婚礼前两日。


宋玉枝突然得到消息,那使用下三滥手段陷害宋记的陈茂去官府自首了。


据他所说,他是吉祥酒楼新招募的伙计,但苦于吉祥酒楼内等级森严,伙计也分三六九等。


像他这样初来乍到的,只能做最低等的粗活。


一年半载之后,表现良好才能去招呼贵客。


想升任管事,更是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


他为求表现,便自作主张寻到了同村的贼母子,想着陷害宋记,顺带让一众客人都知道如意酒楼前死过人,从而影响如意酒楼的生意……


这无疑是个爆炸消息!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主导那场闹剧的幕后主使,居然出自吉祥酒楼呢?!


如意酒楼自不会放过这种还击的机会,干脆把这桩事的始末变成一段说书,让三寸舌每日都同人宣讲一遍。


不过一日,消息不胫而走,大半个丰州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桩事。


只是吉祥酒楼底蕴深厚,从前跟其他家酒楼都是良性竞争,从未使过什么下作手段,加上那陈茂是被王家人送去自首的。


便也没人去骂酒楼、骂王家,只会念叨如意酒楼的掌柜和管事疏于管理,然后加上一些猜测腹诽,说:“一个伙计会有那么大的主意吗?别是背后还有人吧!”


“大义灭亲”的王家人,自然而然地被百姓们排除了嫌疑,毕竟就算没有他们扭送陈茂去自首那么一出,一般人都不会觉得王家会有那么蠢的人,去同市井流氓合作。


倒是吉祥酒楼内的吕掌柜和各个管事,让众人猜了个遍。


城内一时沸沸扬扬。


宋玉枝这边,则称得上因祸得福——


那陈茂缴了十两罚银,免去了挨板子。


霍知州没昧下一分,连同先前那老头上交的一两银子,一并让人送来给宋玉枝这苦主。


而且在如意酒楼不遗余力的宣传下,不止长缨街附近的百姓,便是住的远一些的人,也听闻了宋记的煲仔饭。


在口口相传之下,那件事少不得有些走形。


有些人只听了个囫囵,误以为宋记的煲仔饭太过好吃,惹得吉祥酒楼不惜以人命陷害!


就这种煲仔饭,一份只卖四十五文,不是普通人家完全不敢肖想的程度,不买来尝尝那也太可惜了!


于是宋记的客流量一下子恢复到了开业之初,甚至比生意最好的时候,进项还多那么一两成。


小伙计们再不用辛苦地把煲仔饭送到外头去卖,光做铺子里的生意都来不及哩!


这还不算,第二个爆炸性消息很快接踵而至——


吉祥酒楼的吕掌柜辞工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