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全家跟我一起穿越 > 第38章 协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二钱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回头你给她做几身衣裳,以前有孟桑婆在,她身上的衣服就是打着补丁都比村里其他孩子干净,孟桑婆走了半年,我几次见她穿的都是同一套衣服,袖口都短了一节,到底男人不如女人细心,她师父对她再好也难免也看顾不到的地方。”


赭氏疯狂点头,“你说的对,这几个月没了县令收布,家里还攒了一大堆呢!我就担心什么时候来个新县令跟我们算账,都不敢用!如今家中有些钱,大不了咱们用钱抵。


不过黄叶穿的衣服都是男装,料子也是少将军府给的,我这边可没用那么好料子,干脆我给她做几身大姑娘穿的衣裙和小衣。”


赭氏像是想到什么,不好意思开口,转头就去合计家中料子。


翌日一早。


黄叶拎着一些东西出门,路上碰见小孩就给人家抓一把,还没到村长家她的屁股后面已经跟着一串小萝卜丁。


村长看她过来,赶忙招呼。


黄叶站在门口摆摆手,“村长伯伯,咱们还是在这里说话就好了,这是给您的年礼。”


“这么讲究干啥!咱们村里没这么多规矩!咋地?有事?”


村长知道黄叶的脾性,这丫头有时候看起来没心没肺的,但特别讲究,大过年还在守丧,没啥要紧事绝对不可能在村里晃悠,还跑他这里了。


“是这样的,我年后可能要跟师父离开浦城了,天大地大,以后会在哪里落脚我也说不好,所以我想托赭大娘帮我看屋子和祭拜孟桑婆一家,到您这里说一声也是想您请一些人给我们做个见证,免得村里人背地里嘀咕。”黄叶一口气说清楚来意。


村长闻言既羡慕又感慨,“好啊!好啊!孟桑婆之前还说你想离开浦城,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全当笑话听了,没想到你真办成了!离开好,离开好啊!只是你一个姑娘家家在外头凡事都得当心一些,留个心眼。


即便你师父对你再好也不能事事都听,自己得学会拿主意.....”


这些年黄叶为村里做了多少事他可是看在眼里的,旁的不说,参与采药打猎的村民一个得二十五两这事就足够村长感激黄叶八辈子了,所以他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过来人的经验,可见是把黄叶当成自家晚辈关心了。


黄叶再次道谢。


村长说完,自嘲摇头,“瞧我!一张嘴就没完没了!不过伯伯跟你说的都是真心话,你是个聪慧的姑娘,肯定能明白的!”


见黄叶执意不肯进门,村长只好提着东西进去,又让家里人搬出桌子凳子,村长媳妇给黄叶煮了一碗热茶,坐在门口陪她说话。


村长办事效率极快,不一会儿就来了一堆村民,赭大娘一家也来了。


黄叶将带来的纸笔摊开,写下两家协议,一式四份,她和赭大娘村长各执一份,另外一份送县衙或者少将军府,如此正式才能绝了一些闲言碎语。


文书拟定后,黄叶当着众人的面取出一千个铜板交给赭大娘,“大娘,按照咱们约定,我雇您一年是五十文,二十年就是一千文,我先付您二十年的钱,清明和中元、祭日、过年还得麻烦您祭拜,酒肉元宝纸钱少不了,一年按照五百文的标准置办,您看成吗?”


赭氏被黄叶的大手笔吓了一跳,“这也太多了吧!”


活人一大家子一年说不定都花不到五百文,给死人祭拜却用这么多,赭氏都不知道怎么花了!


黄叶抿嘴轻笑,“不多,祭祀之物我都写在上面了,当然,物价可能会变,您看着调整便是,一年五百文,二十年便是一万文,我折算成碎银子给您。”


村民听了无不羡慕,却没人说什么酸话,即便真的嫉妒也不敢明着说出来,只赞黄叶一声至纯至孝。


事情协商完,黄叶总算能安稳地离开乙安村。


今日是大年初一,少将军府里一半做事的人休息,瞧着冷冷清清,不用赶制药粉后,翠竹轩也没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大冷天的,王医师不爱动弹,躲在药房里制药看书,几个药炉全开,还有一大锅草药在沸,屋里明显比屋外暖了十几度。


黄叶赶忙将自己的大袄脱下,再穿一会儿她非得流汗不可。


“师父,您又在干啥?”


王医师的目光从医书上转移到黄叶脸色,懒洋洋地说道:“怎么不在家里多待几日?”


“都安排妥当了,没事就回来了。”黄叶随口这么一说。


王医师却笑了,“不愧是为师看中的关门弟子,办事就是利索!既如此这段时间便在为师这边好好钻研医术,顺便去平康坊保安堂坐诊半日。”


“平康坊什么时候又多了个保安堂?城里不是只有平乐坊那边有间永善堂吗?”黄叶一脸诧异,她是多久没上街了,怎么不知道这个事!


王医师白了她一眼,幽幽说道:“永善堂是公孙家的产业,保安堂是少将军的产业,公孙明死了,扳倒一间永善堂很难吗?永安堂初七开业,找的大夫还在路上,在大夫过来之前,你先顶着,顺便练练手。”


“我一个人?”黄叶指着自己,狠狠眨了眨眼。


王医师冷笑道:“不然你还指望我跟你一起坐堂?”


“没没没.....”她识趣地摇摇头,不敢承认。


等出去一打听她才知道永善堂倒闭的原因,原本永善堂就是公孙家用来敛财的,诊金药钱都不是寻常百姓出得起的,两国打战的风声刚传开,浦城那些滞留的生意人早早就举家逃难去了。


永善堂没了客户来源,偏偏这时候公孙县令还死了,少将军府按照规矩代为收取店租,只三个月永善堂的掌柜的就撑不住,给公孙家送信关店,及时止损。


当然,倒闭的不止一间永善堂,还有公孙家八成的产业,这些产业都在第一时间被田淮的人租下来,做的都是些亲民买卖,这也是城里为何比往年都要繁华的原因的之一。


黄叶想到田淮对她的承诺,不由得心下一动,抬脚去了清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