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守村人 > 第四百零五章 细谈有礼满月送(第二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www.3renwx.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面前的地方将来修铺子?”朱元璋吃了个半饱,天热他吃不下去,又不想吃主食,溜达着四处看。


划格子的地方占了三分之一的位置,眼前属于清理好地面,准备建二层楼的地方,砖混结构。


等将来拆的时候再砸了,砖混有个好处,不容易走水。


全盖木头的,到时候一场火出现,所有的楼全完。


“两层楼,他们可以把货放在楼上,也可以在楼上放桌子卖饭菜,或者是茶楼。


不过装修的时候,必须要让我们看,留出来另一道门。


我们修的时候会有两三道门,一楼的前后门,加上二楼的楼梯门。


遇到火灾的时候,大家可以从三个门选择跑,有人封门绝对不行。”


“对,水火无情,得提前准备。要放大缸,皇城中要放,现在铁多,用铁铸。”


朱元璋按照下丘村提的建议来办,在皇城中放很多个大水缸,灭火用。


说到铁,他扭头看向自己的好大儿:“标儿,那边的高炉和平炉产量还好?”


朱标微微点头:“父皇,一个月的产量比之前一年的还多出一倍。感觉那地方怎么挖都挖不完。


原来用木轨,不够结实,总坏,矿石沉。


之后把炼出来的铁拿来铸铁轨,每日里运输起来又快又便捷。


那里专门修了码头,用船只把钢铁运往别处,人越来越多。”


“人多好,凡是犯了罪的就送去挖矿,咱可省钱了呢!


宜长,你说过来着,人多经济就繁荣,此刻那边该如何?


是否与周边联系上,通过其他的路把好处分润一番?”


朱元璋找到个话题就能扯到国家大事上,他不能跑出来就为了玩儿。


里长就知道不会轻松,好在他有准备,平时跟憨憨学的知识多。


“陛下,那个地方属于资源型地区,即以矿产和其他资源资源开采及加工为经济主导的地区。


之前那里没有什么人居住,故此那里是先开采矿,之后慢慢因矿而形成大的人群聚居区。


现在是采矿、冶炼铁、再炼钢、处理矿渣,矿渣能够用来烧水泥和其他耐火砖。


有了如此基础,自然会出现周边产业,包括运输、餐饮、医疗、深加工等。


运输主要在于长江,码头必须继续扩大,同时为来往船只的人提供生活便利。


打造铁锅、菜刀等百姓家中铁器的人,自然也会过去,就近取材。


这时,商业会出现,然后就是其他的人需求的居住房屋。


不能轻易低价把那里看着不值钱的土地卖了,将来会越来越繁荣,当涂都比不得的。”


“嗯……图。”朱元璋要看地图。


后面有人立即抬个大盒子过来,里面就放着地图,现在朱元璋到哪都得带上大明地图。


“宜长你看,此为临摹出来的第四套地图,照着第二套临摹出来的,正有人用第三套地图雕版。”朱元璋先介绍下。


“嗯嗯!”里长不说其他的话,他知道陛下心心念的是村子的那一套地图。


里长熟练地找到编号,抽出来打开:“陛下你看,这个位置,将来会非常繁华。”


里长指头在地图上画一下,画的正是马鞍山市中心及码头的位置。


“陛下,当前铁矿用上了铁轨,那么当铁轨越来越好用的时候,就会有牲畜拉的车走在铁轨上。


从采石矶到当涂县的长江是逆流,从当涂到上游的还是逆流。


尤其是需要纤夫拉纤才能通过的地方,如果把铁轨修过去,大牲口拉着车运输货物,比船只更有优势。


长江河流湍急的地方,其实炸了就行。船只加个明轮,一边拉纤一边蹬。


唐朝的时候就有明轮的轮船,只是受制于轴承方面的因素不好推广。”


里长哇啦哇啦给朱元璋讲繁荣的区域和铁轨与新轴承出现的应用,每一句话都是可行的。


下丘村就用着地面轨道和空中索道,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他不说。


徐掌柜在后面不远处听着,发现学到了许多,也知道了许多。


原来下丘村如今的地位是这样来的,并不是讨好与谄媚谁。


人家里长就能为陛下讲解各种实际情况和国策,据说他们背后还有个藏起来的高人。


那天自己亲眼见到下丘村的里长带着队伍直接进西华门,平时他们都绕路。


而那天正是太子妃生下朱雄英的日子,显然下丘村的人急着过去帮忙。


“哦~~长江危险地方的水下礁石能炸?对!


用绳子把人放下去,戴上透明的琉璃镜子,把炸药包放上,留个竹筒的管子什么的点火。


明轮的事情其实是轴承和连接地方的强度,蹬的车的链子强度就不错了。


还能够用非链子方式带动轴承,连杆式的。


而铁轨也应当修,马拉着走一次能运输不少货物,比马车强。”


朱元璋一样样分析着说,他跟着下丘村学了不少知识,包括名词解释。


他晓得,下丘村对大明的辅助是全方位的,农业、工业、教育、对外政策、经济、政治、军事……


而且始终保持着那种我先给伱打个样儿,然后你看看行不行的风格。


“宜长,明轮的船你们有了?”朱元璋一想,刚才似乎缺了东西,打样儿呢?


“过些日子给陛下看,六月十八,如何?”里长犹豫一下,给出个日期。


“为何非要指定……行!”朱元璋刚说出来几个字,又突然点头。


他记得日子,好大孙五月十八出生的,六月十八正好是满月。


人家下丘村明面上不说什么,暗中显然在积极准备。


其他人送好大孙的满月礼,无非就是值钱的东西,还有书画等。


下丘村会送什么?琉璃?香皂?冰糖?炸药?八音盒?大棚蔬菜?燧发枪?带转轮的燧发枪?


那真是小瞧下丘村了,人家送的东西绝对是现在看不到的。


一个村子都在保密,自己就别提前知道了,留给好大孙。


“这地方确实不错,要建朝天宫?倒是不急,慢慢攒钱。


工匠少,就用现在的工匠干活吧!给他们钱,不征新的工匠。


那时咱着急,想快些把中都建好。如今想想,确实不必,百姓休养生息当为重。”


朱元璋又提到以前的决策,丝毫不在意承认错误。


(本章完)